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学生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水平,共同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度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辅导员骨干专项——旨在资助以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的问题为导向,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性、规律性问题研究,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的研究题目。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本项目设置重点和一般研究项目,面向全校辅导员申报,其中重点研究项目必须以学院、辅导员工作室等集体进行申报,一般研究项目以个人名义申报,申报人需满足以下要求:
1.申报者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熟悉所申报研究领域的情况,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2.申报者中有学术不端行为并受到处分且尚未被撤销,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撤项处理仍在受限期内者,不得参与申报。
3.项目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项目组成员不超过6人(含主持人),鼓励各学院交叉融合。
4.申报项目应立足于当前学校学生工作现状与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或开拓性,注重研究我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5.有在研、终止校基金项目的人员不能申报。
6.申报者应为学生工作人员。
三、选题范围
申报者可在符合研究方向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认真凝练、自拟题目,并在项目名称后用括号注明所依托研究方向的序号。
重点研究项目选题及育人成果要求:
1.研究生党建思政与导学思政双融合体系建设研究
探索建立学院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融双促”体制机制,在学院推行1年及以上,总结形成典型工作案例1篇,配套制度3个以上。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实践
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方案,打造民族文化节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色品牌活动1项,形成典型的工作案例1篇,配套制度1个以上。
3.“一站式”学生社区作用发挥探索与实践
探索学院学生社区品牌建设,推动党团组织建设与学生社区深度融入,从宿舍管理、安全教育、学业帮辅、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化辅导员在社区工作中的创新,形成完善的工作制度1个以上,打造品牌活动1项,典型工作案例1篇。
4.学生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及实效性研究
拟定包含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内容的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读本、教案及授课PPT 1套,选取学院开展至少1年的试点推广,并对教育教学资料进行1次更新。
5.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探索建立学院“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工作模式,打造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品牌活动,在学院试点推行1年及以上,总结形成典型工作案例1篇,配套制度3个及以上。
一般研究项目选题:
1.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3.基于“五育并举”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
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评价机制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6.高校实践育人空间阵地拓展路径研究;
7.基于学生群体画像分析的高校精准思政研究;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研究;
9.数字文化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影响研究;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体系研究;
11.学生高质量就业育人探索与实践;
12.学生帮扶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研究;
13.“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融合路径研究;
14.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路径实践研究;
15.大数据赋能高校辅导员成长与发展机制研究;
1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细化研究;
17.构建多级心理健康教育预警体系探索与实践;
18.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政工作融合路径实践研究;
19.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与预警体制机制研究;
20.学生文明宿舍创建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
四、资助数量和资助额度
本项目设置重点研究项目和一般研究项目,重点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为每项2万元,一般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为每项1万元,研究周期均为2年。
五、成果要求
项目研究成果以解决学生工作中实际问题为导向,设置如下成果,重点项目需完成成果1,成果2-3中的1项,以及4-10中的任意1项;一般项目需完成成果1,成果2-3中的1项,以及4-13中的任意1项。
1.完成项目申请书中所列育人量化指标;
2.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篇,1-2万字,查重率不高于20%;
3.围绕研究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形成1套特色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在实际中应用并产生良好效果;
4.项目负责人新主持 1 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并完成厅局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5.项目负责人在核心期刊源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6.项目负责人执笔起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规划、条例及管理制度等,被学校采用,对促进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7.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人文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获奖证书持有者),或获厅局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人文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
8.项目负责人相关工作论文、工作案例获省级及以上荣誉、表彰、奖励;
9.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辅导员称号,或省部级及以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及以上,或所带党支部、班级、学生受到国家级表彰奖励;
10.项目负责人在省级及以上党报和中央级报纸发表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理论文章;
11.项目负责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12.项目负责人新主持厅局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13.项目团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文字、视频类教育作品1部及以上,被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推广。
六、申报程序
1.申报者按要求认真填写《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申报书(2025版)》(见附件1)上报所在学院。各学院(部门)对申报人的研究选题进行审核推荐。
2.各学院(部门)将《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申报书(2025版)》和《项目论证活页》、《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推荐汇总表》电子版于2025年8月3日前发送至邮箱xgb@xaut.edu.cn,纸质版一式三份于开学后9月8日前提交。
3.学工部对申报人进行资格初审,并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立项。
联系人:程瑛 马小尧
联系电话:82066088、82312550
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工作部 科技处
2025年7月11日